向江河湖海要食物: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建议
向江河湖海要食物(1):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建议
观点摘要:鱼类和渔业产品是全球公认的最健康食物之一 。“大水面生态渔业”是指在湖泊、水库等内陆水体中,通过人工放养或渔业资源增养殖,实现水域生产力的合理利用,并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渔业方式。 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现有面积5000亩以上的湖泊、水库约1500个。2020年我国湖泊、水库等面积共占淡水养殖面积的42.5%,但提供的水产品产量仅占11.8%,大水面水产品供给量较低。大水面生态渔业在落实大食物观、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、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据统计,2019 年我国人均水产品的消费量仅为 13.6 千克,而全球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为 20.5 千克。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首次提出了“东方健康膳食模式”,指出我国居民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,确保鱼类蛋白的摄入。未来确保大水面生态渔业稳续发展具有广阔发展潜力。建议:要树立科学生产理念,必须改变哪种“渔业就是不可避免污染水”的片面认识,甚至全盘否定渔业的极端做法,科学规范、适度推行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模式;要强化科学生产监管,制定大水面渔业统一政策和相关制度法规,提高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监管水平;要加强科技攻关,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、核心装备研究;要大力推广绿色、有机水产品标准和技术体系,打造渔业优质品牌;要根据湖泊、水库等不同生态类型,按照“一水一策”发展思路,科学规划、合理实施,通过“一湖推十湖、十湖带百湖”,逐步推动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一、我国保障大水面生态渔业有效供给的必要性
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,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,合理利于资源、科学谋划,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生态渔业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是大水面生态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利用的需要。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营养结构,各级种类及量的变化均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。目前,全球大水面生物资源均处于衰退及多样性下降趋势,湖泊等大水面大多亦呈现不同的富营养化程度,仅依靠禁渔,通过天然鱼类自我繁殖,多数鱼类资源几乎不能有效恢复,湖泊资源多样性较难提升。研究表明,通过合理增殖等人工干预措施是水域生态及资源恢复的重要途径,通过科学捕捞可以实现鱼类生产和生态效益的协同(有研究显示,每生产1公斤鲢鱼、鳙鱼,可从水体中带出20.04克氮、1.46克磷、118.6克碳、消耗40公斤蓝绿藻类)。相关的技术原理也在国内一些大水面得到较好验证,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便是其中之一,被列为2021年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修复优秀案例。因此,科学发展大水面渔业,不仅可以保障大水面生态渔业有效供给,也是大水面资源科学养护和利用的必然选择。
二是保障国民多元食物供给和营养健康的需要。鱼类是优质动物蛋白、必需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,营养十分丰富,对于全民优化膳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数据显示,虽然我国水产品总量居于世界第一位,但水产品人均消费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。据统计,2019 年我国人均水产品的消费量仅为 13.6 千克,而全球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为 20.5 千克。2022年4月26日,中国营养学会发布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首次提出了“东方健康膳食模式”,指出我国居民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,确保鱼类蛋白的摄入。
三是助力我国食物安全和农业结构改革的需要。大食物观要求我们要从更广的维度、更宽的视野去把握粮食安全,面向整个国土,向林、草、水等要食物,这是有效解决我国14亿人多样化需求的必由之路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“稳定水产养殖面积,提升渔业发展质量”。多样化的食物安全中,确保渔业安全必是其中重要的一环,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渔业特点优势,科学规划渔业发展,有效保障水产品供给,宜渔则渔,向江河湖海要食物,向设施渔业要食物,为保障食物安全、推进农业改革提供更多纵深选择和有益补充,为丰富“菜篮子”做出应有贡献。
二、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供给现状与问题
我国大水面资源极为丰富,湖泊约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30%,其中面积大于1km2的天然湖泊近2700个,总面积约8万km2,更有大大小小的人工水库近10万个,总面积超过2万km2。一直以来,大水面水产品以其优质的营养、口感等综合品质,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,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,同时大水面优良资源亦是水产养殖的种质基础。但是,我国丰富的大水面却并未获得相匹配的水产品供给产量,近些年其供给量持续处于下降状态,降幅一度达到34%。据《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》显示,2020年我国湖泊、水库等面积共占淡水养殖面积的42.5%,但提供的水产品产量仅占11.8%,大水面水产品供给量较低,甚至一些地区的大水面水产品供给量处于零的状态。大水面水产品有效供给面临新的困境。
一是生产空间急需扩展。近几年,随着环保及禁渔措施的持续强化,我国传统的水产空间日益受到限制,一些地方便对大水面生产进行了禁养“一刀切”,未考虑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,致使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空间严重萎缩。资料显示,2015年是我国大水面水产品的峰值,其生产面积和产量占淡水的49.73%和16.81%,随后持续下降,许多天然水域全面禁渔,渔业生产处于完全停滞状态,水产品供给量甚至为零,特别是围栏、网箱等大水面设施渔业,减幅基本均在90%以上,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空间受到严重挤压。
二是生产技术急需突破。大水面生态渔业并不是简单人放、天养、捕捞即可,必须转变生产理念,科学发展。要持续开展生物承载力为基础的资源养护及利用原理创新,加强水域增殖容量评估、资源现状评估、环境修复技术、增殖放流技术、精准捕捞技术、设施渔业技术、休闲渔业技术及渔业管理、装备、平台、模式等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和设施。目前,相关技术及设备尚不完善,难以保障优质水产品的持续生产。
三是生产政策急需完善。虽然我国已有一些关于支持大水面生态渔业的政策文件,但我国地域广阔、地貌差异巨大,不同省市区大水面形势亦不一样,相关的政策文件过于笼统,尚缺乏区域针对性的指导意见。同时,大水面生态渔业涉及多个部门,相关管理法律文件在实际操作时难以协调实施。急需厘清管理机制,使相关法律规章意见落到实处。
四是生产制度急需健全。大水面兼具防洪、饮水、灌溉、生态、航运、发电、渔业等多功能,在管理上涉及水利、交通、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、旅游、农业等多个部门。渔业发展常面临行业部门间或地方政府间政策不够协调等问题,如水务部门规定水域全面禁渔,农业部门则将一部分水域列为限养区或养殖区;生态环境部门往往全面否定实施渔业活动;水利、交通等部门对码头、交易市场、渔船等渔业生产必要设施全面管控;部分跨地区的大水面各区生产管理政策不一致;实际管理中单独的渔政管理威慑性较小,与公安等联合管理难度较大等。亟需建立权责明晰的大水面管理制度及部门联动机制。
三、政策建议
一是树立科学生产理念。目前,尚有较多人对水产品生产过程依然停留在传统养殖认识上,认为进行渔业生产活动就会影响水质,对开展渔业生产极为反对,以至于在长江重点水域开展十年禁渔后,更是认为大水面生态渔业不能实施,全盘否定渔业生产过程,这种认识是片面的、不科学的,未综合考虑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,更未意识到渔业生产在物种维护、水体净化及食物供应等方面的重要性。新时代的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是以生态保护为第一目的,在水域承载力基础上,实施“人放天养”,与长江十年禁渔等政策并不冲突。要坚持生态优先,科学选择三产融合型、水域牧场型、环保网箱型、水库保水型、湖泊修复型等不同类型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模式,发挥渔业的保水、供食、兴民等综合效益。
二是强化科学生产监管。首先,国家层面要协调发电、航运、防洪、供水、生态、旅游等部门,制定大水面多部门协调发展的统一政策和相关法律规章;其次,渔业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,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及技术,加强渔业执法效率,提高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监管水平。再者,地方政府应协调渔业主管部门与其他行业部门的平衡关系,构建跨部门联动机制;同时,构建紧密的利益连接共同体,引导有实力、有责任心的企业参与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建设。
三是深化生产科技引领。一是加强大水面本底资源综合监测和生态与生物数据库建设,科学评估水域潜力及制定增殖捕捞方案;二是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;三是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综合管理和保障能力提升的研究;四是构建“政产学研金”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,组建国家淡水渔业技术创新中心,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;五是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。
四是扩展科学生产内涵。一是完善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,确保大水面产出水产品的优质性;二是实施水产品品牌发展战略,大力推广绿色、有机水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章,创建相关产品标识,打造渔业优质品牌;三是完善水产品生产加工建设,开展个性化产品加工,满足各类群众的消费需求;四是完善水产品储存运输能力,确保居民能及时、适时地获得优质水产品;五是创新休闲渔业发展思路,打通生态渔业一二三产业发展内涵,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。
五是打造科学生产基地。全国面积5000亩以上的宜渔湖泊、水库可达1500个,但大水面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尚处于探索之中,不宜即刻全面铺开。可根据湖泊、水库等不同生态类型,按照“一水一策”发展思路,选择基础好、有代表性的适量大水面水域,科学规划、合理实施,打造方式先进、效益好、可推广的大水面生态渔业科学生产示范基地,通过“一湖推十湖、十湖带百湖”,逐步推动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全面实施。
研究专家:
刘家寿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
朱 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
李学梅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
刘兴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
刘英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